第32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即将来临之际,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(ADC)2025年度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安全调查报告》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发布。该报告显示,73.6%的认知障碍患者曾遇到安全风险。
ADC副主委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刚介绍,该报告由ADC发起,基于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000余名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认知障碍患者及家属的真实情况调查,围绕“认知障碍患者整体安全情况”“不同地域、不同机构患者安全风险特征和差异”“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认知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”三个维度,全面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认知障碍患者安全情况,为后续针对性安全管理提供基础。该报告作为ADC年度系列报告之一,也是国内首次发布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安全方面的报告。
阿尔茨海默病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以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,给患者、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。由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导发布的《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5》数据显示,目前,我国现存的阿尔茨海默病(AD)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近1700万例,患病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,且随着年龄增加不断上升;由于缺乏针对明确病因机制的治疗药物,当前仍有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。与此同时,由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多为老年人群,易发生跌倒、走失、用药错误、误吸噎食、家庭用火等安全风险,可能直接影响疾病的病程和预后,但遗憾的是,目前还缺乏直接的证据和调查研究。基于此,该报告聚焦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安全问题,并针对性的就这一重要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。据悉调查的受访者分布于全国各地,主要集中在一、二线城市,其中近2/5的受访者(患者)经过脑脊液和/或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检查(PET)确诊,体现了近年来我国在AD诊疗领域的显著进步和发展。
报告显示,超三分之一(34.6%)的认知障碍患者曾遇到三种及以上的安全风险。值得注意的是,调查发现近一年用药错误发生率超过半数,其中漏服、拒服、错服、藏药分别为49.6%、24.7%、18.7%、14.3%。认知障碍中有45.6%曾发生跌倒,33.3%曾发生走失,近一年发生跌倒、走失的患者分别为31.6%、17.4%。近一年语言攻击/激越行为的发生率为39.5%,发生躯体攻击行为22.4%,发生家庭用火问题为12.3%,发生噎食、误吸的比例分别为10.6%和6.6%。
在发布仪式上,ADC主委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解恒革教授指出,AD患者人群逐年增加,患者的安全事件发生率高,而针对这类患者的长期管理和照护安全问题亟待解决;本次调查报告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认知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,推动AD患者安全照护标准的制定、照护人员的专业培训,以及社区安全支持网络的搭建,让更多失能老人“安全养老”。
ADC副主委、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刚表示,认知障碍患者更需关注安全管理,推广标准化与创新并重的安全管理模式。他建议将安全管理纳入认知障碍诊疗全周期指南,实施精准化分级防控策略;同时加强照顾者安全培训,增强跨部门合作,推动安全管理政策和研究,提高安全教育的普及率。
和兴网配资-网上配资门户-配资杠杆炒股-配资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